中共宝山区第七次代表大会以来,宝山区聚焦上??萍即葱轮行慕ㄉ?,坚持创新、创意、创业相促进,集聚各类创新要素,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着力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和奋力迈向上??拼粗行闹髡蟮亍<岢忠韵敖叫率贝泄厣缁嶂饕逅枷胛傅?, 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鼓足干劲、攻坚克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事业在改革创新中取得新进步。 一、奋勇争先,科技创新,书写宝山“北转型”新篇章 上?!笆奈濉惫婊魅诽岢?,宝山区要建设全市科创中心主阵地之一。作为“南北转型”战略重要一环,宝山勇担使命,以科技创新打造“北转型”核心引擎,将宝山“小齿轮”挂上服务国家战略的“大齿轮”。 ?。ㄒ唬┣雷セ?,奋力推进科创宝山 宝山北端与江苏接壤,大部分区域紧邻中心城区,既能直接承接中心城区资源,亦有向外辐射条件。2018年1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了宝山作为上海迈向卓越全球城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位。2019年12月,区委七届九次全会研究提出奋力迈向“国际邮轮之城、智能智造之城”的新一轮发展战略定位。2020年11月,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宝山要打造上海市科创中心主阵地,并将“南北转型”作为上海“十四五”优化市域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12月,区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号召奋力实施好“打造上??拼粗行闹髡蟮亍敝髡铰裕樾春帽ι健氨弊汀钡男缕?。 宝山区积极发挥老工业基地的雄厚资源和产业后发优势,把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作为推动宝山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将建设“全市科创中心主阵地”作为2021年区委一号课题,纳入宝山区“十四五”规划,制订出台《宝山加快建设上??拼粗行闹髡蟮卮俳蹈咧柿糠⒄拐摺贰痘飞洗罂萍荚白ㄏ钫撸ㄊ孕校返日?。通过打好科技创新牌,以科创为最根本的驱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对标对表抓融合。紧跟国家战略、上海战略,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同时,承担上海新一轮市域空间布局优化调整的重要任务,加快推动科创企业上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域联动促合力。发挥区位优势,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和开放枢纽门户等功能,引进聚集一批功能性、总部型机构,推动区校合作、区区协同、区企联动,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具有科技创新策源能力、高端产业引领力的科技企业。 ?。ǘ┳蜕叮涌旄轮氐惆蹇?/p> 《上海市产业地图》将南大、吴淞地区列入重点转型区域。宝山区以老工业区转型升级为着力点,打造高新产业集聚区。围绕南大地区打好“上大牌”。南大控详规划正式获批,临港智慧城等项目有序推进。26个市政公建项目加快建设,丰翔路、祁连山路等主干路网基本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幼托等公建配套结构封顶。环上大科技园开园,四大核心基地相继授牌。聚焦吴淞地区打好“宝武牌”。吴淞创新城瞄准新材料、新经济、新能源、新基建“四新”方向加快产业导入。11个专业规划编制成果基本稳定。两个1平方千米先行启动区加速建设,上海美院项目启动。加强与中国宝武等中央企业合作,依托宝武集团上下游产业链聚合优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そㄉ枳芡蹲蚀?35.3亿元的欧冶云商运营中心、宝武工业品供应链运营中心等10个重大产业项目,博绣荟产业园投入运营。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布局。依托宝武、临港、上大的资源优势,调整组建上海南大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吴淞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宝山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三大一级平台公司。同时引入北大科技园和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等一批大学科技园,启用宝山复旦科创中心,建成二工大国家科技园。 ?。ㄈ┲胃贫酶咧柿糠⒄?/p> 宝山区产业升级、区域转型、布局优化齐头并进,共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1725.56亿元、增长6.5%。贯彻新发展理念。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新材料、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加速集聚。打造以石墨烯功能性平台为代表的超碳、超导、超硅等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聚辐射效应。机器人产业园、超能新材料科创园和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被列入上海市级特色产业园区。上药康希诺、华域汽车等一批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产。激活发展潜能。借助独特区位优势和广阔产业腹地,盘活低效土地8800亩,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9.6%,居全市首位。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成为宝山盘活低效产业用地的重要实践。建成北郊未来产业园、龙湖天街等产业商业载体,重点商务载体单位面积税收增长4.3倍,亿元载体达18个。打造邮轮经济产业链。宝山获批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上海邮轮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设立上海邮轮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产业上游与顶级造船集团合作,打造邮轮设计制造配套产业集群;中游吸引邮轮企业落户,打造邮轮总部经济;下游放大邮轮服务品牌效应,强化辐射带动。 二、规划引领,优化布局,推动“产业+城市+生态”融合发展 宝山区坚持科创活力和城市动力融汇共生,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功能、形态、环境相促进,在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进程中打造现代化建设转型样本,融入市域空间新格局。 
图为宝山“1号湾” ?。ㄒ唬┐葱虑?,支撑提升区域软实力 创新制度供给。宝山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区域活力。创造宝山新速度,营商环境4.0版创新措施全面铺开,2021年推出《宝山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举措》《宝山区加快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等产业新政,在全国率先实现“验登合一”,拿地即开工、单体竣工验收。提升宝山新效率,以“一网通办”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探索推出拟上市企业合规审查“一件事”改革,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材料精简93%、用时压减93%,实现“只跑一次”“不见面审批”,打造科创企业上市绿色通道。着眼全域创新。大力发展“五型”经济,壮大一批以石墨烯功能平台、欧冶云商、钢联、微盟、快仓、票易通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组建产业互联网联盟、石墨烯产业发展服务平台。 ?。ǘ┯呕?,打造交通便捷城市 宝山区重大工程完成累计投资300多亿元,辖区内市级重大工程任务总量位居全市前列。建设交通主干路网。新打通长江西路隧道、S7公路S20—月罗公路段、沿江通道越江隧道,新开工建设S7二期、G1503西延伸段、军工路,建成21条区内骨干道路。宝山路网“南北不通,东西不畅”问题基本解决,“三纵三横快速路网、七纵十三横主干路网和四通八达小网络”格局初步形成。内部路网日趋完善。打造四通八达微循环,建成道路69条,区区对接、区内骨干道路21条,顾村拓展区、罗店大居、南大智慧城等大居配套道路共45条。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总计实施微循环项目60个,总投资12.5亿元。完成60个“四好农村路”建设计划,总长度约197千米。公交出行日趋便利。全区公交线网密度从1.57千米/平方千米提高到1.72千米/平方千米。依托沪太路、宝杨路—宝安公路公交专用道建设,构筑东西、南北两条客运走廊。在全市率先实现公交电子站牌全覆盖。 ?。ㄈ┏窍缫惶?,建设绿色宜居宝山 宝山区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罗店镇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罗泾镇获评全国特色小镇。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突出全域理念,坚持片区化建设,在全市率先形成罗泾镇塘湾村、海星村、花红村、新陆村、洋桥村“五村联动”示范片区。形成“1+3+X”的宝山集体资产监管体系,即“1个统领”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宝山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和“3个节点支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决策管理的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促进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统筹发展的实施办法》《关于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的实施办法》。打造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获中国乡村振兴先锋十大榜样、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等称号。统筹美丽乡村资源,大力发展与农业、农村相关的二三产,罗店镇天平村获评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城市管理能级提升??谷蛭尬ソù唇üぷ?,创新制定“联合检查、联合告知、联合约谈、联合整治”4个操作规程和“检查、报告、取证、约谈、告知、强制、处罚、消除”8个操作步骤的“四联八步”整治方法,“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违法排污、违法经营、违法居住”的“五违”整治任务超额完成。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全市率先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与溯源整治,落实河湖长制,黑臭水体、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柩趿?、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超额完成市下达减排目标。统筹兼顾、见缝插绿和规划建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4平方米,森林覆盖率16.87%,新建各类绿地517公顷。 
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罗泾镇塘湾村 三、文润滨江,舒心宝山,创造人民满意的高品质生活 宝山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大力实施顺应群众期盼、补齐民生短板、造福广大市民的民心工程,统筹推动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和民生福祉增进,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ㄒ唬┕堂裰荆欢辖∪缁岜U?/p> 宝山区不断推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推动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使之成为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的“定盘星”、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就业政策更加完善。全市首创疫情期间困难行业企业稳岗补贴全程网办。区级财政累计投入促进就业资金达20.5亿元。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每年均控制在市下达目标数以内且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快于经济增长。技能培训更加健全。在全市首创技能人才培养“双百计划”,即资助100个优秀技能团队和100个首席技能人才,获384项国家专利授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9.9亿元。获评市优秀创业型城区。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城乡居保养老金水平、征地养老生活费标准稳步提高;长护险推进有力,持续提升医保管理水平,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引进人才更加优质。做实做强实施海内外揽才工程,做优“樱花卡”服务品牌,出台完善《宝山区新引进优秀人才安居资助办法》《宝山区企业骨干人才专项激励办法》《宝山区鼓励社会力量引荐高层次人才奖励办法》等安居资助、特殊人才落户、青年储备人才、人才公寓等人才政策近20项,形成一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符合区情特点的人才政策体系。托底帮扶更加精准。帮扶4021名长期失业青年等重点群体实现稳定就业,就困人员按时安置率达100%。深入开展人力资源对口帮扶合作,累计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来沪转移就业1025人,助力对口帮扶地区2020年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ǘ┙涛啦⒕伲中銮棵裆l?/p> 宝山区从人民群众的期盼出发,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落实教育综合改革。擦亮“学陶师陶”名片,引入华二、上师大附中等知名品牌,全区共有新优质学校、市示范园40所,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衿廊行⊙Ю投逃匝榍H嫔罨揭┪郎逯聘母?。加快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引入中山、仁济等知名品牌,形成八大医联体发展格局。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全国健康促进区。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在全市率先创新实施“银龄居家宝”“银龄e生活”项目,推进“公建民营及批量托管”模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面积达到常住人口每千人32平方米。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基本建成15分钟公共文化体育生活圈,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13万场次,宝山健儿在奥运会等国际国内大赛中斩获32金。扶持举办邮轮港国际帆船赛、黑池舞蹈节(中国)、CBA长三角夏季联赛及2019CBA选秀活动等一批竞演品牌赛事活动。打造高境“三邻桥”都市运动中心等一批体育文化主题产业园区,全民体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扎实推进民心工程。聚焦“老、小、旧、远”问题,构建廉租住房、共有产权房、公共租赁住房、租售安置房“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完成5个“城中村”改造,累计解决1.2万余户居农民首套分房安置。推进电梯加装、早餐工程等12项民心工程,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共享发展成果。 ?。ㄈ┝⒏?,彰显文旅宝山魅力 宝山区始终唱响共产党好的主旋律,努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打造触手可及又蓬勃向上的红色文化。有力提升文化品牌品质。建成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上海14年抗战历史的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在吴淞滨江带新建81个吴淞文脉地标,打造上海重要的红色文化地标群。做优“春之樱、夏之邮、秋之艺、冬之阅”文化四季品牌,《挑山女人》屡获国家大奖。深度融合文化旅游。首创“四史”学习教育红色研学游线路,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深挖宝山人文旅游资源点,发布“百年印记,红心向党”宝山人文旅游数字地图。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成功取得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区资格,正式启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选树200余人次道德模范获国家、市级表彰,“社区小先生制”获团中央关注。 四、共治共享,固本强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宝山区以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为契机,推动管理赋能、科技赋能、数字赋能,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加强区域化党建,夯实基层基础,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一)健全体制,拓展基层治理新空间 宝山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构建“1+6+1+X”的“宝山特色”社会治理体系,即1个意见、6个制度、1个方案、若干个实施办法,深入推进基层社区治理创新实践,社区治理能力水平持续提升。村居治理扎实有序。圆满完成居村委会换届选举,顺利实现两个“一次性100%”选举成功目标。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招录1423名社区工作者,进一步充实基层一线的力量配备。分层分类开展城乡社区干部培训,修订完善考核指导意见。智慧社区推陈出新。创新推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智能化治理系统“社区通”,成为“十三五”时期上?;闵缁嶂卫泶葱碌牡湫头独?,78万余名居村民实名加入,覆盖52万户家庭,8万余名党员在线上亮身份。全面推进居村减负增能,完善下沉居村事项准入机制,电子台账减少至87项,获评第三届上海社会建设优秀创新项目。社区自治活力迸发。创新推进“活力楼组”微治理,累计培育3500余个,其中三星以上636个,获评2018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ǘ┢桨彩墙?,增强城市安全韧性 宝山区以人民群众的平安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推动社会治安形势根本向好,平安宝山、法治宝山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获评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市、区、旗)。创建全国首批、上海首个“雪亮工程”建设示范城区,报警类警情累计下降63%、列全市第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得到中央督导组充分肯定。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顾村派出所荣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连续4年获评市级先进。强化智慧城市管理。以“人、地、事、物、情、组织”六大要素为重点,发挥综治、警务、城管“三网合一”优势,做到全域全量数据汇聚运用,实现综治中心与城运中心深度赋能。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平安宝山智联网”和农村地区智能安防建设,在全市率先构建综治智能化管理中心平台。 (三)齐心抗疫,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宝山区始终坚持以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为己任,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医疗队驰援武汉,3117个党组织闻令而动,1345支党员突击队勇当先锋。打赢社区防控、集中隔离等多场硬仗。在国际邮轮市场遭遇疫情风暴、一些邮轮母港和邮轮公司不得不作出全面停航的“断腕之举”情形下,亚洲第一、全球第四的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以“零输入、零输出、零感染”的优秀答卷,体现了国际水准、上海水平,为邮轮港口防疫提供了鲜活的“宝山样本”。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高效处置局部突发疫情,加快构建全民免疫屏障。全区累计开设临时和机动接种点位近100个,单日开放接种点最大量80余个,接种单元300余个,日均可接种能力7.8万剂次,每日500余名医务人员参与接种工作。累计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超360万剂,成人全程接种率超98%,构筑全民免疫屏障。 五、高举旗帜、把准方向,奠定宝山全面发展大局 宝山区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对党的忠诚转化为奋力攻坚的强大动力和善作善成的自觉行动。 (一)凝心铸魂,党建引领科创共生 宝山区围绕构建科创大党建工作格局,以产业链党建领跑产业发展,促动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相融共生、同频共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指导各级党组织加强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解决企业办事难点、政务服务堵点。坚持党建引领服务大局??埂氨妊Ц铣蔽宕笮卸?,形成人心思进的生动局面。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深入推进“红帆港”党建品牌战略,加强基层党建在推动美丽社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工作中出实效,广泛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力推进街镇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功能建设,打造一批集党务、政务、商务、社务为一体的7*24小时科创会客厅。实施“党建网格赋能行动”,全面整合金融、法律、人才等各方服务力量,聚焦重点产业集聚区域,定期开展一站式组团服务,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ǘ╉祈路芙?,薪火相传培育队伍 宝山区坚持突出实绩实干,精准科学选人用人,从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政治高度,最大限度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着力抓好干部选、用、育。完善多渠道发现识别和选贤荐能机制,健全知事识人体系。把握区镇换届契机,各镇至少配备1-2名35岁以下处级干部,镇领导班子结构更优、功能更强。聚焦优秀年轻干部源头建设,实施在重大工程锻炼一批、专业岗位交流一批、大型国企挂职一批、关键领域研修一批的“四个一批”工程,让年轻干部在不同环境、不同岗位上换位思考、实战锤炼、展现作为。着力强化干部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先后选派近100名干部到新疆、云南等地开展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近600名年轻干部到区委巡察组、创全办、信访办、南大地区等重点部门、重要工作和重大项目进行锻炼,增进人才队伍阅历活力。着力深化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的管理机制。全面从严从实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生态,普遍开展选人用人“一报告两评议”和离任检查,干部规矩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建立正向激励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在宝山现代化滨江新城区建设中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和“容错纠错”等配套办法。 (三)唯实唯干,严格监督正风肃纪 宝山区认真落实中央、市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决策部署,把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为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以廉政勤政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深化全面从严治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开展整治。扎实做好市委巡视整改,实现了“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目标,政治生态不断净化。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着力构建“四责协同”机制新布局,持续压实“一岗双责”,积极探索重点领域的协同模式。持续推进政治巡察,推动党内监督与全方位监督贯通融合,实现区委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廉政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深化区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建设,基地被纳入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第二批上海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阵地。依托“滨江清风”微信公众号、《宝山廉政动态》等平台,落实每月“无差别”通报、制作“滨江警示录”系列专题片、开设宝山汇APP《清廉》栏目。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和中共上海市宝山区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宝山未来五年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中共宝山区委、区政府将团结和带领宝山人民,按照市委“南北转型”战略部署,以建设“科创之城、开放之城、生态之城、幸福之城”为目标,以“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为主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北上??攀嗯γ呕В樾葱抡鞒瘫ι叫缕?。 (中共宝山区委党史研究室 戴建美 王素炎 郭莹吉 吴嫣妮) |